71家磷复肥调查 2013预期艰难前行
农资电子画册网为您提供以下市场信息:
近期,本报组织了磷复肥生产企业大调查,调查对象共计71家,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从调查样本分布看,50万吨以上产能企业占比为39%,10万~50万吨企业占比为42%,其余为10万吨以下企业。
本次调查重点围绕下述主题设计样卷:经营业绩、存在困难、行业信心和后市价格预判。从调查结论看:其一,2012年磷复肥行业效益有所下滑,增速进一步放缓,;其二,在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中,与2011年一样,产能过剩、假冒伪劣、成本上升等问题仍旧位列前三位,磷复肥产业近些年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均未得到有效化解;其三,行业信心没有明显改善,对行业未来发展持不确定观点的企业数量接近五成。
经营业绩:三成企业下滑
综合本报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调查,2012年磷复肥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日益凸显。
与本报2011年12月份的调查数据相比较,2012年企业经营状况最大的变化是:认为效益同比下降的企业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由2011年的14%增加到2012年的27%;认为效益同比持平的企业比例则提高了4个百分点,由2011年的38%增加到2012年的42%。综合起来看,2012年69%的企业经营业绩没有实现同比增长,而2011年这个数字为52%,上升了17个百分点。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磷复肥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4.0%,较去年行业平均利润率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性或跨区域的优势企业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认为效益同比增长的企业中,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被认为是磷复肥行业一线品牌的传统企业,他们因在资金、资源、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而维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史丹利、中盐红四方、湖北三宁等.二是一些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正劲,比如金沂蒙、新沭化、齐华矿业、威远农资等。他们或是拥有资源保障,或是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或是在产业链上寻求拓展。三是一些区域性企业不求快速扩张,而是深耕市场,同样保持了良性的发展态势。如云南国农集中精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行业内大型磷复肥骨干企业虽然整体效益差强人意,但在市场份额上表现出明显扩张的趋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10年,随着行业兼并重组的提速,化肥行业将逐步走向大企业主导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恰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勇武会长在第十三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上所指出的一样,目前包括化肥在内的石化工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行业正处在周期性、结构性调整之中,进入了中速稳步发展的新阶段,未来行业要学会在低价位上求生存、在低增长中求发展,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发展阻碍:三大困难依旧
毋庸置疑,磷复肥行业目前面临诸多瓶颈。巧合的是,根据调查结果,无论是2011年还是2012年,在影响磷复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当中,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假冒伪劣位列前三位。
氮肥、磷肥和复混肥的全面过剩是行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后两者均因前者而引发。据预测,到“十二五”末,尿素过剩产能将高达2000万吨,过剩形势将进一步加剧。而磷肥的过剩程度同样严重。按照一般的观点,磷酸一铵和二铵的过剩率均在50%左右。复混肥产能高达2亿吨,但实际产量仅6000万吨,产能发挥严重不足。近些年,磷复肥企业备受成本上涨困扰,但因销售价格受政府调控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制约,增加的成本并不能通过产业链实现转移。在成本因素中,除了物流、人工的上涨外,原材料成本也是水涨船高。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2年9月,磷矿价格上调60~70元/吨,合成氨、硫磺价格持续高位,硫磺成本占二铵成本的比例已由15%上升到35%。
从未来看,磷复肥企业的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产业内部来说,随着化肥铁路运价调整,电价、天然气价格的提高,化肥行业享受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的迹象日益明显,磷复肥企业经营成本会进一步抬升。
假冒伪劣是磷复肥行业的另一大顽疾,虽然近些年国家和相关行业组织出台了多项措施,但假劣化肥坑农害农事件还是常有发生。从近期而言,遏制假冒伪劣有待于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执法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市场监管的重任;而从根本上而言,遏制假冒伪劣最终有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即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如前所述,磷复肥行业三大困境的总根源是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是维持一个产业良性运转的前提。新年伊始,国家对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近期,包括工信部在内的12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提出9大行业重组指导意见,对化解产能过剩挥出重拳。虽然该指导意见并未直接涉及化肥产业,但可以料想,在全国性的淘汰落后产能、破解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化肥行业的“瘦身”行动也会加速。
毋庸置疑,磷复肥行业目前面临诸多瓶颈。巧合的是,根据调查结果,无论是2011年还是2012年,在影响磷复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当中,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假冒伪劣位列前三位。
氮肥、磷肥和复混肥的全面过剩是行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后两者均因前者而引发。据预测,到“十二五”末,尿素过剩产能将高达2000万吨,过剩形势将进一步加剧。而磷肥的过剩程度同样严重。按照一般的观点,磷酸一铵和二铵的过剩率均在50%左右。复混肥产能高达2亿吨,但实际产量仅6000万吨,产能发挥严重不足。近些年,磷复肥企业备受成本上涨困扰,但因销售价格受政府调控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制约,增加的成本并不能通过产业链实现转移。在成本因素中,除了物流、人工的上涨外,原材料成本也是水涨船高。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2年9月,磷矿价格上调60~70元/吨,合成氨、硫磺价格持续高位,硫磺成本占二铵成本的比例已由15%上升到35%。
从未来看,磷复肥企业的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产业内部来说,随着化肥铁路运价调整,电价、天然气价格的提高,化肥行业享受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的迹象日益明显,磷复肥企业经营成本会进一步抬升。
假冒伪劣是磷复肥行业的另一大顽疾,虽然近些年国家和相关行业组织出台了多项措施,但假劣化肥坑农害农事件还是常有发生。从近期而言,遏制假冒伪劣有待于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执法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市场监管的重任;而从根本上而言,遏制假冒伪劣最终有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即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如前所述,磷复肥行业三大困境的总根源是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是维持一个产业良性运转的前提。新年伊始,国家对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近期,包括工信部在内的12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提出9大行业重组指导意见,对化解产能过剩挥出重拳。虽然该指导意见并未直接涉及化肥产业,但可以料想,在全国性的淘汰落后产能、破解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化肥行业的“瘦身”行动也会加速。
行业信心:不确定心态居多
在行业信心度上,本次调查设定了三个选项:分别是乐观、悲观和不确定。与2011年的调查相比,本次调查结果表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乐观者有所上升,增加了15个百分点;二是与去年一样,持不确定态度的受访者仍占绝对多数,超过五成。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乐观者、悲观者还是持不确定论者,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乐观者认为经济大环境在进一步转暖,悲观者或不确定者认为,2012年经济低迷,2013年的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复苏整体进程仍将缓慢。
在此之外,一些受访者基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实际,得出了各自的结论。乐观者如江苏华昌化工某销售部门负责人提出,鉴于经销商和社会库存总体不足的现状,加之2013年出口政策利好,我们应该对今年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悲观者的理由仍然不出行业当前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等。另外,还有一些受访企业将目光从经济大环境转向下游农业需求。比如北京澳佳肥业就提出,基于当下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2013年化肥市场将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走向很不明朗。
总而言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肥产业的景气度不可能脱离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对化肥产业而言,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才是决定产业发展和行业信心的决定性力量。
价格走势:后市以稳为主
行情预测是本报每年一次大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春耕市场价格走向牵动着行业神经,就本次调查结果看,总体结论应该是以稳为主。其中,认为尿素将保持稳定的受访者比例为37%,认为二铵价格保持稳定的比例为48%,认为复混肥价格保持稳定的比例为41%。
从具体分析看,在这三大肥种当中,认为二铵价格将保持稳定的企业数最多,总比例接近五成;而尿素价格从调查看,除了有37%的人认为保持稳定之外,还有总计43%的受访者认为后市将有上涨空间,即市场对尿素后市总体看好。相比于尿素、二铵而言,在三大调查品种中,复混肥的预测分布较为平均,即认为涨、跌、平稳的人数差距没有前两者大。
总体上,上述调查结论与目前市场主流分析较为契合。二铵由于产业集中度高,市场价格一直长期平稳,即便成本上涨也难以通过市场消化;尿素市场由于供求失衡有所缓解,加之2008年以来受“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规律影响,社会库存一直维持在低位水平,此外,今年出口政策也有所放松,综合来看,尿素后市值得期待;复混肥目前价格处于全年低位,但作为二次加工品种受上游原材料直接影响,在原料市场价格尚难明朗的情况下,复混肥后市价格也很难有准确的判定,这正是市场对复混肥价格预判上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的原因,可以说:复混肥涨跌均有可能。
http://www.2888.tv/news/2070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