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延安实践
打开卫星遥感图,黄土高原上有一抹动人的绿色,那里就是延安。如今的延安,千山披绿,万木葱茏。
然而,曾经的延安,荒山秃岭、黄沙漫天。从黄变绿,只是延安的表象。这一表象的背后,是延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锐意进取、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2011年底召开的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延安市委就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延安”目标。“建设生态延安与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是一致的。”这是很多延安的干部群众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最深刻的感受。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给了延安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理念、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延安在发展中渐次破题,坚定前行。从1999年启动的退耕还林,到2011年开始的治沟造地,再到2012年实施的城市新区建设,一条具有延安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正在全面展开。
如何破解退耕还林与农业发展争地的难题?
治沟造地,筑起生态安全、农田保护、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从1999年到2012年,是延安“绿色革命”的13年。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1999年以来,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然而,退耕还林后,延安的耕地总面积减少了一半多。尤其是随着第二轮退耕还林8年的钱粮兑现期限的到期,粮食安全怎么保证?群众靠什么增收?退耕还林成果如何巩固?一个个新的问题,期待着新的思路、新的实践。
发轫于延安的治沟造地,将一条条沟壑变为高产良田,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而且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与粮食增产矛盾的难题,进一步优化了土地空间格局。
石家河流域是2012年初开工建设的治沟造地试点。宝塔区甘谷驿镇石家河村王芳家的坝地就在其中,她还承包了邻居的5亩地。在陕北有一句谚语广为流传,“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治沟造地当年施工,当年见效。问起收成,王芳告诉记者:“第一茬玉米每亩就打下600多公斤,增产又增收。”
据延安市农业局提供的资料:陕西的粮食生产目前还不能完全自给,玉米的缺口大概为30亿斤。因此,提高粮食总产、保证粮食自给是陕西农业的重要议题和努力方向。
姚引良说:“解决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问题必须转变思路。治沟造地是陕北地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解决农民口粮问题的一条新路。陕北治沟造地潜力大,可增加高产坝地300多万亩,年增产粮食20亿公斤。仅在延安,治沟造地的潜力就在100万亩以上。这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辗转在延川县、子长县和宝塔区几个试点县进行采访,治沟造地工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称赞。
延川县樊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刘青海说:“以前田都在山上,农民费时费力,产量还低。现在都是沟坝地,不仅平整易于耕作,而且保水保肥,村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往山上跑了。而且,政府还引来双垄地膜套种技术,效益好得很!”
延安市副市长杨霄说:“实施山地大规模退耕还林后,农业生产与耕地的重心转向沟道。适时推进治沟造地,既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延续工程,也是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基础工程。”
治沟造地建设的都是高标准基本农田。据中科院测验,治沟造地工程通过平整土地、扩大田块规模、全面改善排灌系统、修整田间道路、改良盐碱化提升地力等措施,可大大提升耕地质量,耕地质量等级可提高两到三等。
同时,延安规定:沟道里造1亩地,山上要退耕3亩地。沟道坝地产量相当于5亩甚至更多坡地,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同时由于坝地具有先渗后溢的特点,不但地墒充足,而且还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张强介绍,围绕生态建设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更加理性、科学地推进:
一是采取科学的切坡方式,确保沟坡的稳定,对角度为20度以上斜坡一律不准切坡平地,以避免裸露面过大;二是提升沟道泄洪、防护标准,保证先渗后溢;三是要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结合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沟道边坡植被进行恢复。
可以说,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两项工程在延安浑然一体,稳步推进,从空间布局与功能上,共同筑起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安全、农田保护、农民增收的新平台,探索突破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瓶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治沟造地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优化种植品种、促进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多方共赢,进一步提升治沟造地的综合效益。”延安市市长梁宏贤表示。
如何实现再造秀美山川与促进百姓富裕的辩证统一?
让人民群众共享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
陕北高原的冬天寒风凛冽,但对刘海安来说,这个冬天却不一样,他从拐沟里的窑洞搬进了两层小楼的新居。记者在刘海安居住的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社区看到,一排排的二层楼新居,安装着健身器材的村民活动广场,家门口就是幼儿园和综合服务中心。
刘海安是延安正在积极推进的移民搬迁受益者之一。“十二五”期间,延安将移民搬迁14万人。搬出深山住进新社区,不仅更好地保护了生态、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使群众享受到更多公共服务。金丁镇镇长王春告诉记者,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如医疗、警务、文化、农技、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70亩宅基地,无偿划拨给了搬迁户用于建房;按照60、80、10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搬迁户分别承担1万、2.5万、4万元的购房费用……这样的优惠政策,使几辈子住在山岭上或拐沟里的农民主动搬迁。两年时间,仅搬迁到胡新庄社区的移民就达221户。
志丹县委书记白小平说:“扶贫移民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要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使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住在胡新庄社区62号的袁百枝是从湫沟村搬迁过来的,他告诉记者:“以前生活条件太差,住的是山坡陡洼,走的是羊肠小道,进一次县城,先要走10公里的小路才能搭到车。山地种的小杂粮,一年忙到头才五六千元。”如今袁百枝承包了三个大棚,种了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去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
“我们计划三年建大棚2000座、拱棚1000座,种露地菜2000亩,建500头以上养猪场5个,1000只以上养羊场2个,使社区内的居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王春信心十足地说。
按照村庄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目标,延安市加快村庄整合布点,完善现代生活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现代文明和乡土特色相融合的农村新型社区。按规划,延安市拟在全市重点建设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以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目前,延安已基本形成苹果、蔬菜、养殖三业并举,红枣、核桃、花椒、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为补充的绿色产业新格局。
把对秀美山川的期盼,与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与党委、政府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在延安正在产生出巨大的正能量。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创新,成在坚持。中国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如今正高举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在通往建设美丽中国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如何破解逼仄的城市空间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建设新区,打造生态、宜居、现代的新延安
“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是延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中疏”就是要把现在老市区的密度减下来,保护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产业。“外扩”就是将老城部分城市功能扩展到外面去,利用老市区周边的低丘缓坡山地,经过整理,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现代的城市新区。
从空中鸟瞰延安,城市顺着三条川道延伸开来,整个城市被拉成线型,空间逼仄,拥挤不堪。延安飞机场所在的东川地形最宽阔,但最宽处也不足1公里,长度却超过了20公里;南川地形更加狭长,最窄处只有几百米,相当于大城市两三条马路的宽度。
50万延安城区人,天天就在这座狭长的城市里奔忙,人口密度接近北京、上海,达到每平方公里1.47万人,局部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发展空间不足,延安市区168处革命旧址周边环境不断受到侵占和蚕食,保护革命旧址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难度和压力大,很多红色文化遗迹被淹没了,甚至连曾经巍巍高耸的宝塔山也快要被高楼超过。延安曾连续七个季度位列全国旅游城市满意度问卷调查倒数第一。
最令人忧心的是,由于缺少平地,不得不与山争地,延安还有十多万城区居民住在半山坡的窑洞、平房里,没有上下水、天然气和暖气,做饭取暖靠生煤炉,上厕所只能去公共厕所,生活十分不方便。而且延安属于湿陷型黄土地质结构,住在半山腰上很不安全,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目前“挂”在山上的居民占到延安总人口的20%以上,这种居住、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延安的发展。
按照延安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延安城市人口将达到80万人。如果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届时新增人口的安置问题,将成为延安城市化发展以及城乡统筹难以破解的难题。
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成为延安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三山两河的夹缝中,延安城如何发展?“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个大胆想法,跳出了以往延安城市发展的框架,在紧邻老市区的周边,利用低丘缓坡山地削山填沟,建设新城,这就是延安新区的建设思路。
根据“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用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延安将在控制规划78.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整理出约45平方公里的可用土地,在城市周边的低丘沟壑地带建造一个面积大于老城的城市新区。在规划蓝图上,延安新区分为三个区域,北区主要是市级行政中心,主要布局市级行政办公、教育培训、文化博览、商务服务和生活居住区等;东区主要是区级行政中心;凤凰山片区以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老城中疏解后的空间用以开发建设山坡居民下山安居的用房。
姚引良说,新区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利用地形地貌,按照“大平小不平”的原则,随山就势,科学设定坡降比,确保新城错落有致;本着低密度、多绿地的原则,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高度,加强新区内外生态环境建设,对周边山体有削有留。在城市建设中,一些新的生态环保技术将会运用其中,使新区生态环境要优于老区,具有自身发展活力和带动性。
而延安老城区,将被有效地保护起来,保护和恢复革命旧址,挖掘文化内涵,凸显红色印记、陕北窑洞等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尽最大努力再现革命年代延安的历史风貌。
据介绍,延安的新区建设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为保证规划科学、技术可行,延安新区管委会邀请了60多位国内知名院士和专家,多次专题对新区建设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评审论证,“专家组认为,延安上山建城在技术方面是科学可行的。”延安市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延安新区开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亚军告诉记者。目前,国土资源部已批准将延安确定为国家低丘缓坡土地整理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一个历史与现代相辉映,城市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管理先进、经济繁荣的新延安,将呈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姚引良满怀信心地说。
http://www.2888.tv/news/2054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