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药企业:借外力聚内力,力图改变小乱散现状
农资电子画册网为您提供以下市场信息:
关键词:农药
云南省多家农药企业表示,今后云南农药企业应突破销售半径,敢于走出去,请进来,要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共同推动云南农药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从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农药专委会1月8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传来的声音。
据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鉴介绍,云南省农药产业发展的现状是厂家少、规模小、品种不多、技术起点低、效益差、研发力量薄弱,在全省化学工业中没有形成优势产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显得十分弱小。随着国家农药管理政策的变化,云南农药企业应该把自己擅长的农药制剂做大做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磷资源优势来发展云南的农药产业。同时,云南省的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复配农药,以促进云南省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鉴表示,云南地处高原,是坝区农业和山地农业相结合的立体型农业种植区,海拔差异大,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规模化种植程度低,病虫草鼠害发生危害种类多,发生期差异大。这形成了云南特有的有害生物防治特点:农民对农药品种的要求多,但用量少。因此云南省的加工型农药企业要具备多种产品生产能力才能适应市场。但企业开发农药产品的代价是很高的,登记一个农药产品需要两年的时间,等到证号全部办好再投入生产后,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市场推广。即使推广成功,一般每个产品在云南的年产量也不过100吨。由于开发产品时间长,可能到投产时市场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又要选择新的产品进行登记,根本形不成规模化生产,企业发展十分缓慢。
“除了市场情况复杂,云南农药企业多年来都以本省市场自给为主,缺乏原药和辅料生产企业,企业间没有互补性,像中间体、溶剂、乳化剂等大多数原料都从省外购入,生产成本高,受制约因素较多,给农药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也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对病虫草鼠害防治的需求。”昆明西山爱地望化工有限公司的汪总表示,“云南农药企业要敢于走出云南,面向全国市场。同时省内企业还要请进来,与省外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合作,这样企业才有出路。”
针对云南农药企业小而不强的现状,云大科技公司的陈总认为,他们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有很强的市场优势,并具有独到的市场运作能力,如果能与省内多家企业加强合作,发挥云大的市场运作优势和生产优势,将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云南农药企业必须走联合、服务的路子,才会有出路,要不然不是被国家政策所淘汰,也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云南锦田植保科技公司赵总表示,“云南农药企业规模小,一家企业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单打独斗力量十分弱小,但几家企业共同发展就能形成合力。目前,我们应该先把云南县域经济和订单农业中的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特点弄清,再以云南生产的农药为配套,制定一套完善应用技术措施,经过推广应用,加强科技服务,突出本土优势,避开以往的小散乱和各自为政现象,共同谋求发展。”
据了解,该公司一直把深入农村、帮助农民、服务农业作为企业生产和销售工作的宗旨。企业通过深入农村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研制出一些农民买得起、见效果的配套药剂,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市场口碑。
专家认为,黄磷是云南省最有优势的农药资源,目前国内以黄磷为原料的农药产品占农药总量的50%以上。如果云南农药企业能够与省外正规的农药生产厂家积极合作,引进先进的农药产品配方、工艺、设备、技术等,利用省外的产品和人才资源,依靠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有机磷农药生产,如草甘磷等产品,将推动云南省农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http://www.2888.tv/news/2025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提质效,转方式进入加速期
- 内蒙古锡盟多伦县多措并举推进牛源基地建设
- 陕西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正式启动
- 辽宁阜新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部署下半年工作
- 陈锡文:以农民为本 是农业农村发展之本
- 化肥行业“十三五”有哪些新打算?
- 德国新陆集团高调亮相第二十九届全国植保双交会
- 江苏如东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 沛县秋季农机跨区作物总收入达2900万元
- 鲁西集团当选“2015肥料行业十大风云企业”
- 山西永济农机高效挽救高杆作物
- 气价改革年内加快,化肥用户影响较大
- 广东遂溪研发成功首个化肥防结块剂
- 中国钾 竞天下
- 氯化钾市场交投清淡 贸易商货紧继续挺价
- 化肥为什么要征税
- 牡丹区低碳农机成为农民的“新宠”
- 陈秀兰: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 国际钾肥产销旺 中国将成主要增长点
- 山东岱岳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蔬菜种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