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购买大米 未来都能查到“身世”
据《青年报》报道,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连续5年被列入上海市政府时事项目,目前,蔬菜和猪肉信息追溯系统已经在全市标准化超市和菜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了解到,2013年,上海把建设粮食和水产追溯系统也列入了政府时事项目,未来市民在买大米时,也能查到大米的确切产地和加工厂家等信息。
现状
大米产地信息模糊遇到问题追责难
昨天,记者从多家菜场了解到,目前在售的大米产地信息都较为模糊。在包装袋上,一般只会标注大致的产地,例如“哈尔滨五常”、“射阳”等大致信息,但这些大米具体是五常或射阳地区哪个县,哪个乡出产的,连米店老板都说不清。
一些米店老板向记者表示,通常而言,只知道厂家,或是大米的下级经销商和总的经销商,再往上游追溯的话就不太清楚了。
然而,记者了解到,大米收割上来后,至少要经过加工包装商、总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五至六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碰到质量问题,想要找到大米真正的产地和厂家,难度不小。
未来
粮食水产追溯系统被列入市府实事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让老百姓选得明白、吃得放心,粮食水产追溯系统建设被列入2013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市商务委表示,推进粮食流通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未来两三年内将全部建成,今后消费者到指定地点,就可以查询到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大米产地、种子来源、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储存情况等信息。
相关专家表示,粮食一季生产、全年消费,有别于蔬菜、猪肉等食用农产品。粮食安全可能发生的问题既有共性方面,也有个性方面。共性的问题是粮食生产过程中一般要使用农药、化肥等产品,同时还要受空气、土壤和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收获粮食可能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而个性的问题是收购粮食入库后的保管不善可能导致的发热霉变、真菌毒素污染等。“而粮食追溯系统一旦建成,若发现问题,相关部门就能够准确追溯源头,追究到底,更好地保障食用安全。”
据了解,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有力举措,上海2012年扩建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覆盖猪肉、蔬菜、水产品、粮食等重点品种,涉及大型批发市场、菜市场、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其中猪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相对完善。此次将水产、粮食追溯系统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更准确地溯源、有效控制,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http://www.2888.tv/news/2020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图片新闻】 滑县:春回大地忙种田
- 农业保险亟待强化保障功能
- 东方红1002拖拉机的维护与保养
- 农业部要求建立考核制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 钾肥:市场冷清 低迷渐显
- 磷酸一铵涨幅创五年之最
- 2012年杀菌剂市场分析
-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 钾肥:氯化钾局部好转硫酸钾低迷维稳
- 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合作社的育苗大棚越来越智能
- 尿素企业,你以为可以不变应万变?
- chris fraser:中国应实现肥料创新和平衡施肥
- 化肥优惠政策取消时机成熟?
- 全球转基因作物做增长速度迅猛
- 广西桂林市农机推广站高度重视农用无人机的推广应用
- 肥料登记行政审批取消“三规”
- 唐河品牌农业拥抱“电商时代”
- 钾肥行业重大事件快评
- 莫让百草枯再“枯萎”了生命
- 淘金农业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