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销多利少,中国农药企业痛因何在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11月30日      阅读次数:

农资电子画册网为您提供以下市场信息:

关键词:农药 “从2010年开始,国内行业组织和农药企业就开始进行困境、思变、谋略、突破等问题的研讨,探索破除目前行业发展瓶颈之路。但这两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困境依旧。”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国近日向记者反映。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起,我国大部分农药企业都陷入了增长乏力、经营困难的境地,原药企业利润连续下滑甚至亏损,制剂企业也增长乏力。这两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部分企业销售额虽有所增长,营业利润却普遍下降。但跨国农药企业却在这两年得到快速成长,并在我国的农药市场逐渐取得垄断地位。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到底是哪些因素拉开了国内农药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跨国企业业绩飘红本土企业生存发愁据了解,截至当前,今年我国农药行业总体上是好于石油和化学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产值和产量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介绍说,1~8月,国内累计生产农药229.4万吨,同比增长24%;农药行业产值达1598亿元,同比增长21.7%。然而,记者从部分农药上市公司的2012年上半年报告中看到,很多公司仍没能逃脱营业利润下滑的命运。以深圳某农化上市公司为例,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总收入11.1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8%;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也分别下滑了13.84%和16.07%;农药制剂收入为10.39亿元,同比下滑2.51%;毛利率减少了0.37%。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已经过去的2011年,国内16家农药上市公司业绩规模也未达到2008年水平。这16家农药上市公司净利润由2008年底的28.1亿元下滑至2011年底的3.3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由2008年的24.4%持续下滑至2011年的1.7%,这个收益率尚不如3%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国内农药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杜邦这些全球农化巨头企业。当国内大部分农药企业还在为了企业生存发展苦恼时,这6家跨国农药巨头的农化业务持续快速成长,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国际垄断格局之后,他们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也雏形渐显。据了解,这6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实现了20%~30%的稳定增长,2010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1%,并且在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市场已处垄断地位。此外,这6家跨国公司销售额和利润也呈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陶氏益农销售额增长16.1%,息税折摊前利润达到了9.13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2.7%;杜邦农业部门全年销售额达到91.66亿美元,增长了16.8%,税前营业收益增长了18.1%;先正达销售额达13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息税折摊前利润增长16%;巴斯夫农业部门销售额增长了3.3%,息税折摊前利润增长了4.6%。2012年,从这几大公司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巴斯夫农业部门销售业绩增长7.9%,达13.27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22.2%,达4.19亿欧元;杜邦农业部门包括植保和种子业务在内销售额实现了40.8亿美元的增长,增长率达16.4%,税前营业利润达到13.14亿美元,增长了18.3%;陶氏农业科学业务销售量实现了12%的增长,销售额也超过18亿美元;先正达销售额为43.04亿美元,增长了7%,销售量增长5%;拜耳作物科学业务销售额增长15.6%,达26.1亿欧元。自主创新功夫不够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缺乏自主创新的专利产品和技术是国内农药企业面临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我们国内企业要突围,就必须在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李卫国看来,这是国内农药企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据李卫国介绍,在国际市场,由于缺乏专利产品和技术,中国农药企业要想接到非专利产品的订单,必须靠比其他国家更低的价格。如此一来,中国农药企业在国际农药价值链上只是充当着代工者的角色,缺乏定价的话语权。而在国内市场,由于企业生产销售的多为非专利技术产品,只要产品有一定的利润,就会吸引那些自认为不会成为多余者的资本涌入投资,直到把一个产品的边际利润做成零为止。李卫国表示,在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上规模企业在国际上与跨国农药企业专利技术和产品上的差距很难缩小。因此,提高国内农药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对农药行业的科研开发投入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我国农药行业的创新能力,建立了南北方中国农化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科研力量,创造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品种,如杀虫硝虫硫磷、除草丙酯草醚、杀菌氟吗啉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农药行业在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方面差距仍然巨大。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品种有260多个,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有20多个。归其原因,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教授表示:“国内农药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科技自主创新的意愿和意识上有重大差距。国内农药企业有资金后往往热衷于开发房地产、搞酒店或转行;而在科技创新上,也往往还处在零散的游牧阶段,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高水平创新的胆略意识。”据了解,我国农药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很难达到销售额的3%,而跨国公司每年的科技投入能达到销售额的10%以上。为此,工信部今年2月出台的《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到50个以上,大型和科技型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这对我国农药企业加快研发提出了新要求。此外,我国农药行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毅表示:“我国农药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小型企业众多,但有影响力的企业少,有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的更少。而且行业内多数企业或多或少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定位不清晰,追求短平快,还存在产品、营销模式同质化,只注重外包装,定价不合理,不做渠道管理等问题。总体上看,管理理念、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生产等方面都与国外大公司存在差距。”学习国外公司所长技术品牌多方突破如何缩小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有专家认为,学习借鉴这些国际大公司的战略定位和管理经验是最直接的方式。比如先正达公司。该公司通过创新文化以及整合全球解决方案,在农业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以种植者的方式思考,开发整合农作物解决方案,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再比如澳大利亚纽发姆公司。该公司依托非专利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战略,近年来在农药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尤其在非专利农药市场成为全球领头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一些农药公司也逐渐意识到行业发展的问题所在,并在自主创新上开始有所行动。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在品牌建设创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该公司董事长蒋勤军告诉记者:“行业只要把品牌的差异化做足,同质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据他介绍,该公司的发展思路定位为聚焦品牌,看重单品,在产品立项上力求差异化。该公司在牡丹江建立了以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生物农药中心。而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更加注重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技术的创新。该公司董事长颜昌绪说,这几年公司最大的转变之一是实现了全员技术营销,注重对农民的技术服务,规范销售市场,规范经销商行为;注重产品,重视基地建设。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前玉表示,该公司营销上实现从考核销售额向考核销售利润的转变,引导业务人员销售新的、毛利高的产品,公司也实现了健康发展。“企业一直坚持以服务理念做市场的原则,特别是会根据不同作物、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的特点,坚持与研发单位合作。”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缪金凤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与北京大学建立战略联盟,在醚菌酯研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醚菌酯含量达到了99%。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则是通过企业搬迁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该公司董事长陆明海说:“企业有好产品、好技术、好创新,就需要有好基地和好市场。在国外,一个企业有上千亩正规、高档的生产基地。而国内的规模企业却很少。”据他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企业的整体搬迁,新园区占地面积大、整体布局合理、整体规划完善。此外,通过搬迁,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产品,淘汰老旧产品,并结合技术创新和研发,给新产品一个机遇。
http://www.2888.tv/news/1913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