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粮仓”打造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和产业带
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的日喀则地区地处河谷地带,日照充足,农牧业发达,素有“西藏粮仓”之美誉,粮食产量约占全西藏的40%。近年来,粮食生产更是屡创新高,为了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特色农牧业,“西藏粮仓”在未来五年将发展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
据了解,和平解放以前,日喀则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使用“二牛抬杠”的木犁耕地,牦牛踩场脱粒。在个别地方,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民主改革前,日喀则地区亩产粮食平均只有6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55公斤。牧业则基本上是靠天养畜,自然灾害经常造成牲畜大批死亡,1952年日喀则仅有牲畜总头数197.85万头,人均占有不到7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受惠于中央实施的“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草场归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三个长期不变”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0年,日喀则地区农牧业总产值达28亿余元,比1952年的3662.6万元,增长了11倍。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8.4%。
由于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西藏粮仓”实现了由缺粮到解决温饱再到富足有余的转变。近年来,由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能力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仅日喀则地区粮食总产量就达到35.21万吨,比1959年的5.5万吨增长5.4倍。
不仅如此,日喀则地区的畜牧业总产量也排在西藏第二,2010年,全地区牧业产值11.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的0.43亿元增长10倍。
如今,为了进一步有序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业,提高集中度,防止同质化和内部竞争,作为农牧业大区的日喀则提出发展壮大优质粮油、优质马铃薯、无公害蔬菜、林下资源、江孜大蒜、藏系绵羊繁育、白绒山羊、奶源、藏鸡养殖和亚东鲑鱼等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
在日喀则、江孜、白朗、拉孜、萨迦、南木林、谢通门、昂仁、定日、康马10县市建设50万亩优质青稞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江当万亩生态园”、“年河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大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大棚1万座。在亚东、岗巴、康马、定结等4县,加快建设以帕里牦牛为主的沿边山地型牦牛产业带。在仲巴、萨嘎、昂仁、谢通门、南木林等县,加快建设以吉拉牦牛为主的沿江羌塘型牦牛产业带。在岗巴、定结、萨迦、江孜、白朗等县,加快建设以岗巴羊为主的河谷型藏系绵羊产业带。在仲巴、萨嘎、昂仁、吉隆、萨迦等县,加快建设绒山羊产业带。在仲巴、萨嘎、定结、昂仁、谢通门等县,加快建设以霍尔巴羊为主的草地型藏系绵羊产业带。在腹心农区,加快建设良种奶牛和猪禽养殖基地。
在依托十大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建设的同时,日喀则提出要从农牧业“大区”向“强区”跨越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引进、培育优势企业,着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重点培育发展青稞系列食品、青稞β-葡聚糖、马铃薯系列加工产品、牦牛和绵羊肉骨加工、藏鸡和亚东鱼加工产品、高原无污染蔬菜包装和深加工产品、“一毛两绒”精深加工产品、奶制品,在优质开发上做文章,在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产品营销等环节拓展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格局,最终使“西藏粮仓”成为西藏高原农畜特色产品的加工基地和产业集聚区。(王昕秀)
http://www.2888.tv/news/19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红盾护农”:唐山市注重农资确保春耕
- 化肥进口:风平浪静下暗流涌动
- 花露水虽含农药成分,但却可以放心使用
- 若羌县设施农业种植户因地制宜确保蔬菜质量
- 山东潍坊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3500万亩
- 巴彦淖尔市660万亩土地免费用上肥料“营养餐”
- 网上申报肥料登记正式开始审批
- 广西桂平:5月26日开始办理今年农机购置补贴
- 黑龙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助农增产增收
- 兰西让农民都有平等机会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互联网+”锤炼肥料电商
- 云南省绿春县农业局严把种子质量关
- 黑龙江蔬菜批发价格报表一览
- 汶上县军屯乡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 严查翻新农药
- 国内尿素成交一般 市场仍靠出口支撑
- 第18届农合论坛详细介绍
- 农业部紧急部署秋粮早霜防范
- 单质肥料怎样混合搭配才合理
- 加快城镇化 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