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三农”工作发展成就综述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丰收的画卷,在吉林大地上展开;收获的图景,在白山松水间呈现。从长白山下到洮儿河岸畔,金黄的玉米堆满了垛子、浅黄的稻米装满了粮仓……
又是一个特大丰收年!
让我们看看这沉甸甸的收获吧:今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预计突破700亿斤,比去年增产100多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吉林省粮食产量实现了新世纪以来连续九年增产!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省委书记孙政才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一主线,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以农民为本,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才能为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有效把握、利用和不断创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全省上下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建设“五大一强”(粮食大省、牧业大省、林业大省、北方特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农村经济强省)为目标,扎实推进吉林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年来,展望吉林大地,一个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成,一条条乡村公路的开通,一项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给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深秋时节,走进梨树县泉眼岭乡南泉村,村里居民家的房前屋后成垛的玉米随处可见。农民李凤洁说:“如今种地不交税了,只要人努力、学习科学技术,老天再帮忙,家家都有好收成,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多了,粮食的产量也越来越高了,今年我家2公顷多地,打了5万多斤粮食,咱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2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粮食总产量先后跨越了400亿斤、500亿斤和600亿斤三个大台阶,共生产粮食5210.4亿斤,年均产粮521.04亿斤。2011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到634.2亿斤,比2001年的390.7亿斤增产243.5亿斤,年均增产24.35亿斤。特别是单产达到930.2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2.7斤,位居全国第一,粮食商品率高达84.3%。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得益于科技进步的贡献,得益于生产条件的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搞好今年春耕生产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结束后,相继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农业农村工作,使全年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良好开局。
在政策调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今年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十分高涨,全省实际投入春耕生产资金177.4亿元,投入底化肥530万吨,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11万亩,粮食及高产作物面积增加为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基础。
深入开展了“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落实五项重大技术补贴1.3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万元。新增测土施肥300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覆盖。生物防螟3600万亩,农田灭鼠1740万亩,种子等离子处理70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100万亩。落实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630个。玉米宽窄行、大垅双行、垅侧栽培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争取和落实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基础性科研、商业化育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培训农民485万人次,增加19万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4.6万人,增加0.6万人,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今年吉林省相继发生前春严重干早、7月下旬的玉米大斑病、8月份的二代粘虫和风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采取超常规工作措施,奋力抗争。针对前春严峻旱情,省委、省政府把“抗春旱、保春灌、保春播”作为备春耕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强化指导服务,为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提供了基础保障。针对7月下旬的玉米大斑病和8月上旬的二代粘虫,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早进行安排部署,迅即组织干部群众采取防控措施,并首次应用飞机进行病害防控,及时有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和二代粘虫的危害。针对8月28日至29日15号台风“布拉万”给全省农作物造成的大面积倒伏,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部署,全员组织发动,快速行动起来,科学组织抗灾保粮,抓住有效时间,迅速掀起了抗灾保粮攻坚战高潮。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扶持政策,全省补助资金达到3700多万元。通过全省上下的奋力抗灾,把粮食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农产品加工业跃升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418.7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3083亿元,年均增加266.4亿元,年均增幅63.6%。畜牧业产值达到881.8亿元,比2001年的263.24亿元增加618.56亿元,年均增幅23.5%。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830亿元,比2001年的160亿元增加670亿元,年均增幅41.9%。
今年以来,吉林省突出重点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和人参产业振兴工程,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园艺特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启动实施棚膜园区项目152个,新增棚室5.2万亩。深入推进20个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和6个示范园区建设,新上人参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项目75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占20%以上,累计投资85亿元。林蛙、食用菌、经济作物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到9月末,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753.6亿元,同比增长20.9%。
大力实施“四年提升计划”,畜牧业稳定发展。努力克服养殖成本增加、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防疫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影响,落实促进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深入实施“草变肉”工程,加强重大疫病防控,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到9月末,预计全省生猪发展到2135.7万头,同比增长13.81%;牛669.7万头,同比增长8.62%;羊491.5万只,同比增长7.72%;禽3.04亿只,同比增长8.42%。
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全省启动3000万元以上项目165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截至9月末,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16.3%。
农业基础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累计落实资金216.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83.2%。重大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全程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65%,高出全国10.2个百分点。今年,吉林省全程农机化工程深入实施,争取落实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亿元。机械深松作业面积750万亩,整地面积4500万亩,机械播种7236万亩,比上年提高15%。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
一说起自己家的温室大棚,公主岭市环岭乡西靠山村村民臧志文就滔滔不绝:“现在政策好啊,种大田免税,多了一部分收入,政府还给农民贷款支持种植大棚蔬菜、水果。我自己攒了一部分钱,又贷了一部分款买了6个大棚,一年种两茬西红柿,价格卖到最高的时候,一公斤6元,就是到了大棚柿子尾声的时候,一公斤也能卖到3.5元左右。一个大棚一茬净赚1.2万元,6个大棚一年赚个十来万没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在过去10年间,吉林省农民感受最深的就是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家庭收入连年递增,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10年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2000元到7000元6个千元大关,创造了2001年以来的“十一连增”,2011年达到7510元,比2001年的2182.2元增加5327.8元,年均增收532.78元,年均增幅24.4%。今年,吉林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抓好产业增收、政策增收和财产增收的同时,积极开拓劳务增收门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前三季度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927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6元,同比增长17.7%。转移农村劳动力377.7万人,人均劳务收入2370元,同比增长54.6%。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农村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十年来,吉林省农村改革以税费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引领和推动了农村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相继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化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扩权强县、粮食流通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业保险、农村金融等重大改革,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吉林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3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试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土地补偿费分配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农业保险投保农户达到18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9%,五大作物参保面积2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万公顷,保费总额8.3亿元,增加5738万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共议成项目8779个,投资52.85亿元,受益人口1127.9万人,增加32.3%。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九台市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325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683个,加入和带动农户160万户,同比分别增长36.4%和23.1%。
农村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农民生活日新月异
来到扶余县弓棚子镇双胜村,只见村里村外水泥路、铁栅栏、石砌边沟整齐美观,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种草,太阳能热水器、环保厕所等节能环保生活用具走进了普通农户家庭,房屋整齐,环境整洁,就连农民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变了。村民钱志喜告诉记者,“家里种着3公顷地,孩子外出打工,一年家里的收入几万元,这两年还翻新了家里的老房子,围起了新栅栏,用上了煤气灶,农村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
钱志喜的感受代表着很多农民的心声。近十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吉林省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全省建设农村公路5.1万公里,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分别达到100%和97.3%,解决了562.2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告别引用高氟、高砷水的历史,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0.86万户,新建农村变电站146座、改造农村电网9678公里,改造农村泥草房76.4万户,实现了5554个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100%,农村低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实现76.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今年以来,吉林省狠抓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帮扶责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省新修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469.7公里,实现屯屯通3601个。新修、改建围墙2985公里。全省共落实2477名领导、3607个帮扶单位和2698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帮扶资金0.95亿元。
村镇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全省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产业项目13222个,总投资达602.2亿元。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444个,修建村部4283个、农民夜校2467个、卫生室4494个、农家书屋7021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建设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52.5万个,修建垃圾处理场点5.5万个,安装路灯5.19万盏,完成绿化23365万延长米。今年,吉林省又投入资金23.88亿元,新上项目1035个。新建厕所34015个,新建秸秆气化站11个,建户用沼气池2623个。新建垃圾处理场(点)2602个,购置垃圾转运车403台,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94万立方米。村屯新美化绿化5092.6公里、亮化164.4公里。农村面貌不断变化,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繁荣和谐稳定。
十年来,吉林省的“三农”工作不断创造着辉煌,面向未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还将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兴旺,一幅更新更美的画卷必将展现在黑土地上。
http://www.2888.tv/news/1849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农药供需的逐步改善
- 鲁西水溶肥:让“贵族肥料”嫁到千家万户
- 复合肥设备-潍坊鑫福公司
- 今年河南全省选取13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
- 全水溶性菌肥活化土壤增肥力
- 陕西户县第七届设施瓜果推介活动走进甘肃兰州
- 今日沧州大化尿素价格动态2012年2月10日
- 胶州市8种农机将敞开补贴
- 持政策将出台:种业整合有望进入实质性阶段
- 警惕:明年肥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 147万家合作社覆盖全国四成农户
- 反季节蔬菜如何合理施肥
-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农资(化肥)保税仓储交易中心启用
- 中国未来几年可能大幅增加从乌克兰进口玉米
- 肥市新宠儿--水溶肥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竞争?
- 新型肥料成为“减肥增效”关键点
- 4300万元农机补贴金落地包头市
- 我国化肥产量同比增长3.9%
- 沈玉米三代粘虫严重,玉米绝收面积之大
- 水溶肥发展密切贴合现代化农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