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宁夏"三农"发展奏响时代强音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11月2日      阅读次数:

农业是稳民心的产业,农民是定乾坤的群体,农村是安天下的根基。今年,农业部启动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抽调100多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组成30个组,深入全国27个省区市开展了进村入户调查。 走在生机勃发的宁夏大地,一个个新变化,一条条好经验,给调研组带来了一份份惊喜,震撼之余,他们从融满乡情的内心流淌出对宁夏“三农”的全新认识:“宁夏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的制约严重,西海固更是全国极贫地区。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并不理想的‘袖珍’省区,宁夏人民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新,在‘三农’工作中大有作为,许多探索和改革都切中农业未来发展脉搏,‘小天地’里做出大文章。” “三大示范区”重构农业发展版图 “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难点在农业和农村,重点也在农业和农村。必须立足特色和优势资源,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谈及“三农”问题,宁夏党政领导这样反复强调。 宁夏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沿用传统眼光,宁夏发展农业劣势突出:国土面积小,山多川少,荒漠戈壁遍布,气候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产品总量规模小。 如果发散思维,宁夏拥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优势:地域虽小,但集聚了西北几乎所有的气候特点和全国主要的农业类型;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环境洁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 过去,宁夏农业一直按山川分类,以种粮为主,结构单一效益低。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深化对区情和资源禀赋转化规律的再认识,创新发展理念,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重构农业版图,确立了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区域类型,并提出北部引黄灌区主攻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推广节水农业,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三大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同时突出三大示范区区域特色,重点规划发展了13个特色优势产业带、3个百万亩工程、10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全区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打破了固守多年的“口粮农业”桎梏,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农业长期“高产不高效”的瓶颈取得突围,宁夏农业终于开启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阳光出口,三大示范区优势资源、区域特色产品被不断发现或唤醒,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第一次革命”。 “一优三高”路径迎来精品农业时代 立足全国看宁夏,宁夏人非常清醒:宁夏地狭人少,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做得再大,绝对数量还是相当有限,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给出“一优三高”路径:通过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农业生产全过程高新技术的运用,叩开高端市场大门,在高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最大限度激活现有土地资源的价值潜力,变“卖产品”为“卖品牌”,推动我区现代农业由“特色”向“精品”迈进,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从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业,是宁夏农业发展史上可圈可点的一场革命。从特色农业迈向精品农业,则是现阶段宁夏农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选择,农业的无穷魅力开始在这片热土上尽情绽放…… 灵武长枣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温棚枣提前近两个月上市,延长了供应期,订单纷纷,卖出每公斤200多元的“天价”;“宁粳43号”大米品质超过国际公认的日本“越光”大米,中粮米业以宁夏大米为主的福临门米国际市场零售价每公斤已突破100元。“盐池滩羊”获全国驰名商标后,价格一路上飙,由每公斤10多元升至60元,精品羊肉每公斤高达200多元。70多个枸杞系列产品的研发,提升了枸杞的附加值,行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20多亿元,“红宝”美誉实至名归。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成为“高端品牌”的寻梦园,随着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等40多家实力雄厚企业的落户,生产的高档葡萄酒品种达60余种,其中“加贝兰2009”获得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金奖,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烙下中国印记……行进在宁夏大地,一个又一个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财富故事”正在精彩上演。 围绕13个特色优势产业,我区成立了30个专家服务团,150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专家创建示范园,干给农民看;在遍布山川的12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6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 随着压砂保墒抗旱技术落地生根,极度干旱的中卫市环香山地区百万余亩荒漠变瓜田,这种从石头缝中长出的西瓜皮脆、瓤沙、含糖量高,同时吸收了砂石里的微量元素硒,成为高端消费市场“香饽饽”。2008年,硒砂瓜进入北京奥运会餐桌,取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硒砂瓜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香山硒砂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中卫硒砂瓜已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市场,并获得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成为宁夏产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不用洗,直接吃就行了。”走进吴忠市孙家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只见棚内绿油油的藤蔓上黄瓜翠绿欲滴,与众不同的是每根黄瓜还都套着一个袋子。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天军说:“这是我们引进的新技术,黄瓜从一落花就套上无公害保鲜袋,在这种保鲜袋里长出的黄瓜,瓜条顺直均匀,没有农药残留,取袋后即可食用。套袋黄瓜是标准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这里每栋温棚年收入6万元左右,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活鱼游上青藏高原、鲜菜走进俄罗斯、土豆飞抵阿联酋……宁夏打造了现代特色精品农业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如今,品优价高的宁夏农产品70%左右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3%。 “三化并进”确保农民收金揽银 标准化、合作化、信息化“三化并进”,引领着我区农民从现代农业中“淘金”。 在望洪镇供港蔬菜基地,永宁县农牧局副局长许建宏告诉记者,香港人之所以将数千里之外的宁夏作为“菜篮子”基地,除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越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栽培管理模式让他们最为放心。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供港蔬菜基地近2万亩,年销售量2800多吨,年产值3600万元以上。 目前,宁夏已成为内地供港澳绿色有机蔬菜的重要基地,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已授予宁夏8家供港蔬菜基地“信誉农场”称号。 宁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场)10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农业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制定农业地方标准460多项,农业生产活动基本做到有标可循、依标生产。累计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占全区生产总规模的8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个百分点;无公害农产品1383个,绿色食品246个,有机农产品21个,认证产品生产总量占全区农产品生产总量的40%以上,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位居西部各省区前列;登记地理标志产品43个,居全国前列。 种了几十年地的平罗县通城乡通城村农民李新国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家地里干活还能领工资。 两年前,他家30亩土地通过村上的土地信用合作社流转给种粮大户马继云后,他就和妻子到马继云的种植区打工。“除了土地流转的钱,还能多挣两份工资,比过去种田强多了。”李新国说。 我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800家,基本覆盖农村的各产业、各领域和各环节。全区60%农民在专业合作社旗下从事着有组织、有标准、有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实现土地流转143.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以前这里的树苗买卖都是跑着找买家,现如今我们在家里动一动鼠标,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国。”泾源县香水苗木产销合作社信息服务站信息员马欣感慨道。 信息化建设是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第一道瓶颈。宁夏敏感地抢占先机,化幅员劣势为信息化建设优势,率先启动实施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把信息高速公路铺遍城乡僻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目前宁夏2632个村全部实现村村能上网,信息化在宁夏农村实现了全覆盖。 由“传统”到“现代”,宁夏农业实现了华丽转身,与宁夏现代农业一同起跑的农民的钱包也一天天变鼓了: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0元,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年高于增幅全国平均水平,连续2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531元,增幅“跑赢”了gdp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http://www.2888.tv/news/1846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