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取得五大突破
9月15日早上7:30,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文体馆内,村民何均华带着孙子开始了晨练。
“一会儿回家吃早饭,然后去镇上买点菜,回来看看报纸就准备做午饭!”何均华说,“我们的生活跟城里人一样了,得锻炼好身体多活几年。”
何均华一家从燕坝村二社搬到了三公里外的新村,全部承包地整体流转给一家公司,每年可得7000多元租金收入,老两口均参加了“农转城”养老保险,每月共领取1440元保障金。
令人羡慕的是,村里成立了集体资产公司和股份合作社,何均华每年还有一定的股金收入。
何均华所住的新村由燕坝村农民新村投资9488万元建设,新村实现了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学校、卫生室、养老院、文体场馆、公共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农民新村只是我市统筹城乡建设的集中示范点之一。2010年6月,我市启动20个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
集中示范点的建设和探索承载着全市统筹城乡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窗”责任。市发改委、市统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的集中示范点建设在五大重点领域改革取得了突破。
一是城市资源下乡保质增量。如涪陵区集中示范点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引进亿元以上龙头企业7家,形成了美心旅游工业产业园、金科现代农业园、泰穗农林生态园等产业集中展示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亿元。
二是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步履稳健。如江津区大胆提出“三分促三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政经分离’促进‘股改’、‘包营分开’促进‘土改’、‘住产分置’促进‘户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促进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三是集中居住点建设提档提质。如璧山县集中示范点累计完成团坝等7处集中居住点住房1290户,集中居住点内水、电、路、网及有线电视、垃圾台、简易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齐备。
四是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集中示范点率先组建全市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家乐及乡村旅馆组织起来,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运作及管理。
五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渐趋完善。渝北区集中示范点按照“七有”标准(有综合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室、农技农资便民超市、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3个。
市发改委、市统筹办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下半年,我市将提炼、总结集中示范点改革经验,形成适合全市推广的改革经验与做法,推进改革在全市全面开花。
http://www.2888.tv/news/1740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2011年福建省甲醇进口量大增2012年将如何呢?
- 让农村娃、城里娃同享教育阳光
- 磷肥: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 短期尿素市场弱势格局或将延续
- 种杂粮也许能卖个好价钱
- 化肥企业 惟创新者能不败
- 南京华益杀虫剂之甲维盐
- 尿素市场缺乏信心 观望情绪还将持续
-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建立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江西金溪县规范蔬菜种子检疫 确保蔬菜生产安全
- 农业部:使用化肥实现减量与增效并重
- 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 旅顺口区第一家农民个人投资兴办的农机合作社成立
- 水利第一要务是确保粮食生产
- 蕉农损失近29万元 获赔7万余元
- “一少两难”制约荥阳合作社发展
- 有机肥安全性或成化肥零增长“拦路虎”
- 尿素报价以稳为主 局部涨跌互现
- 黑龙江私自携带禁止繁殖材料入境
- 湖北省高山蔬菜生物防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