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谁是“杂交玉米之父”?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9月3日      阅读次数:

9月1日《晚间新闻》报道“十八大”农民代表、农民育种家李登海事迹。我很熟悉他而且敬重他。他培育的玉米杂交种掖单1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但报道称他为“杂交玉米之父”,这是记者的科学缺知,也是对李登海名誉的伤害。

农业科技界的人都知道,最初把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玉米并配制杂交种,是在20世纪初期。1908年,伊斯特、沙尔遵循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原理,研究发现了玉米的杂交优势;经过若干年,琼斯解决杂交玉米的制种难题;又经过若干年,华莱士创建了先锋种子公司并使杂交玉米种子产业化。后人尊称他们为“杂交玉米之父”。这个荣誉称号代表的是一个科学家集体。

再说中国。把过去几十年因培育玉米杂交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人按获奖时间排个顺序:景奉文(自330)、李竞雄(中单2号)、吴纪昌(丹玉13)、姜惟廉(沈单7号)、集体(黄早四)、许启凤(农大108)、李登海(掖单13)、堵纯信(郑单958)、程相文(浚单20)。他们培育的杂交种都为中国玉米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若按种植面积来说,郑单958年种植最大面积超过7000万亩,若按种植时间来说,中单2号连续20年经久不衰,直到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还有200多万亩。

进入新世纪,玉米科技界弥漫虚夸浮躁之风,媒体给名人“戴帽”成风。例如给一些人戴上“杂交玉米之父”、“高油玉米之父”、“高蛋白玉米之父”、“紧凑型玉米之父”等等的帽子,业内人士对此“噱头”都嗤之以鼻。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家李竞雄先生在世时曾有媒体称他为“杂交玉米之父”,遭到李先生的严厉批评。

(插科:在一次玉米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玉米育种家一拍桌子说:差远啦!他(指李登海)要是自称“杂交玉米之父”,我就是“杂交玉米之爷”了!)

有位刚进门擅长命名的人说:称李登海为“紧凑型玉米之父”,可以吗?不可以。糊涂。一是为什么一定要称为“父”,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儿”!二是这“紧凑”二字源始也和李登海不沾边。最早和“紧凑型玉米”挂钩的是莱州市农科所,上世纪80年代育种人潘淑英,从县粮库进口的配给大豆中,很不容易地挑拣出若干玉米粒,培育出著名的自交系u8112,育成公认的株形紧凑玉米掖单4号。90年代这个品种面积很大,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李登海从u8112选育出自交系掖478,后来育成获科技进步奖的掖单13。(参看作者《中国玉米科技史》)堵纯信从掖478中选育出郑58,育成郑单958。这说明,玉米育种的每项成就都是后人沿着前人的足迹逐步攀登。

科学研究,贵在求真。虚心使人进步,务实赢得尊敬。

爱之深,责之切。古人云:“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希望中央电视台和李登海先生能正本清源,主动地向社会澄清“杂交玉米之父”不实之词以及浮夸功利的行为和作风。

广大农资朋友们了解更多最新热门问题敬请锁定农资电子画册网农资资讯栏目!【http://www.2888.tv】推广,农资电子画册网农资百科栏目最新农资技术!看看


http://www.2888.tv/news/1680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