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黑龙江省牡丹江:小小食用菌 撑鼓农民“钱袋子”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8月31日      阅读次数:

“按眼下的行情,一袋地栽木耳可以纯挣3元左右,俺今年的8万袋春耳又是个大丰收。”8月28日,爱民区北安乡三道关村六组菌农温国民一天就接待了两批黑木耳“老客”,看涨的收购价格不仅让老温提前感受到“秋收”的喜悦,也让他对扩大地栽黑木耳规模有了更多的想法。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牡丹江地区就开始尝试砍伐柞木栽培黑木耳了。不过,人工栽培黑木耳真正形成“气候”还是近十年的事。相关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全市食用菌规模就从近亿袋发展到了11.3亿袋(块),总产量突破50万吨大关,成为东北地区食用菌生产的“老大”。 规模扩大让人高兴,但在该市业内人士眼中,这个“老大”有点不太好当--同粮食作物有政府保护收购价不同,牡丹江的食用菌产业从发展初期,就必须直面市场竞争,这对刚刚扔掉了“锄把子”的菌农来说,可是有点“晕”。 “晕”在哪里?“晕”在对市场价格难以把握。由于发展迅猛,全市的食用菌产品“大路货”居多,这在以质论价的食用菌市场中很难要上价,再加上生产形式仍以一家一户为主,虽然从总体上看,全市食用菌规模很大,但由于“集体话语权”的缺失,牡丹江的这个食用菌“老大”其实并没多少“发言权”。 “牡丹江的食用菌不仅要有数量规模,还要有质量规模,只有这样,‘老大’的经济意义才能更充分。”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从“十一五”时期开始,该市食用菌产业迈出了转型的步伐。 按照“全面规划、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些年来,全市坚持优先规划布局,重点予以扶持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以东宁县黑木耳、林口县滑子蘑、海林市猴头菇等为大宗骨干品种,以宁安市白灵菇、穆棱市双孢菇为高附加值品种“3+2”模式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而随着食用菌产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化生产也应运而生。规模化种植大户、标准化种植小区相继发展,食用菌产业开始由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一品乡(镇)和一品村。 据了解,截至目前,食用菌栽培现已覆盖牡丹江所辖的全部县(市)区,45个乡镇,全市共建设发展了6个黑木耳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区、2个滑子蘑标准化示范带,10个国家级猴头菇、双孢菇、香菇等特色示范小区,带动百万袋以上生产专业村318个,标准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全市全面实施了“科技强菌”战略,连续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年”、“科技推广年”等系列活动,一大批最新的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和推广,食用菌产业走上了质量效益发展的快车道。全市大面积推广了黑木耳小孔栽培和秋耳栽培技术,开展了越冬耳、双孢菇无稻草栽培、金针菇引种等新技术试验并获得成功。其中,全市小孔黑木耳栽培量和秋耳栽培量已分别占黑木耳栽培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价格比普通黑木耳提高近一倍,菌农单位效益大幅提升。 统计显示:2011年,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28.3亿袋(块),总产量142万吨,实现产值62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05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黑木耳、猴头菇等骨干品种产量列全国第一位,其中,黑木耳产量达到116万吨,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和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食用菌产业在撑起全市菌农“钱袋子”的同时,牡丹江市也成为了全国食用菌行业增长速度最快、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的地区之一。在有形与无形之手的合力推动下,食用菌也正成为全市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首选产业。
http://www.2888.tv/news/1669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