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我国农机行业新型动力源问题调查分析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1年12月5日      阅读次数:

知识产权保护不容忽视。农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这也许是无奈,也许是本身就处于这样的发展过程,因为在模仿加工阶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远远低于创新型阶段。不过,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国际化步伐的加强,这种情况肯定会逐步得到改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投资、创新人才这两大创新要素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创新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十二五”期间,农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当实施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减少企业创新成果的流失,提高创新投资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保护和激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着力解决行业创新驱动问题。在农机行业,行业竞争力似乎只有政策驱动,企业创新活动受到忽视甚至冷落,创新驱动相对缺失;企业经营战略相对保守,热衷于寻求政府保护,日益依赖政策利好。在此情形下,如何让行业达成创新驱动的新共识,确保创新的持续动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大力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已是共识,然而,农机企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新动力。在目前全国农机工业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是行业的主体,有数据说占99%。由于行业利润低,短期行为自然成为企业普遍的发展战略,采取技术跟踪路线,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在为数不多的大型国企中,受历史体制影响,往往在收集、甄别研发信息,迅速作出技术路径选择等方面缺乏效率。另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僵硬的薪酬制度,使国企领导人也相对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去作出具有较高风险的创新决策,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一流的企业经理人和研发人员。“十二五”时期,谁来担当农机工业创新的主角,这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推动大型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一般来说,研发费用最终要分摊在产品成本中。当企业的研发创新费用基于全球分摊时,投入规模、创新动力和预期收益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一切只有依靠大型企业或规模企业才能有所作为。
农机企业不是没有创新意愿,而是缺乏创新的动力源。
其实,面对中国航天、高铁、工程机械、it业在国际上的风光,同样作为制造业的农机行业心里是酸楚的。虽然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我国农机企业目前还只能在低端市场领域里争得面红耳赤。在大型高端农业装备领域,我国还不能完全自主制造,要看人家的脸色。问题出在哪里?笼统说缺乏创新,不如说企业创新的动力源不足。
工信部发布的《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农机工业描绘了一幅未来发展蓝图。其意义之大,评价之高也绝无仅有:这是工信部发布的第一个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机工业5年规划首次以政府的名义发布。业内人士解读表示,这将对农机工业由大变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份《规划》的新意在于始终以创新为主线: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然而,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创新只是其一,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农机工业创新的动力源问题,这就是贯彻《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http://www.2888.tv/news/165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