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8月份中晚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危害加剧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5月29日      阅读次数:

7月中下旬以来,伴随华南和江南早稻收割和南方大部地区连续阴雨天气,水稻重大病虫重发地逐步向西南和江南中稻区、长江中下游、江淮及东北单季稻区转移,中晚稻病虫发生形势严峻,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两迁”害虫北迁明显,主要发生范围扩展至长江流域;二是螟虫辗转危害现象突出,江南、长江上中游单、双季稻混栽区相对较重;三是纹枯病、稻瘟病等常发性病害进入流行蔓延高峰期;四是新发性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扩散加速。结合水稻生育期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8月份中晚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危害将进一步加剧,各地务必加大监测预警力度。

一、发生现状

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和长江流域发生1.88亿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6.0%,总体程度重于去年。进入7月中下旬,长江中下游、江南北部稻区持续出现千头以上迁入,一般比去年同期增加5-10倍,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多地高峰日诱虫过万头,上海嘉定7月19日单灯诱虫超过40万头,为历史之最。随着大量虫源向北迁移,田间高虫量地区逐步向江南北部中稻和长江流域单季稻区转移。目前,西南中南部和江南北部中稻区一般百丛虫量1000-2000头,部分超过3000头大发生指标;长江中下游大部稻区虫口密度接近1000头防治指标,高于去年同期;长江上游经防治后大部百丛虫量在800头以下;华南和江南早稻区发生危害已经结束。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和长江流域发生1.41亿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1.9%,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去年。近日,江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连续监测到明显的迁入峰,亩蛾量一般500-1000头,湖南、浙江、湖北局部超过3000头。伴随南方成虫陆续迁入和本地虫源不断繁殖,田间虫卵量迅速攀升,江南北部一般亩幼虫量和亩卵量分别为1.2万-2.2万头和3.0万-7.0万粒,比去年同期增加10%-30%;长江中下游一般亩虫(卵)量0.5万-1.1万头(粒),且进一步上升态势明显。

螟虫全国发生1.29亿亩次,略少于去年,发生程度接近去年,较重发生区域集中在江南、长江上中游稻区,枯鞘(心)率一般1%-3%,局部重发田块超过10%,其他大部稻区枯鞘(心)率一般在1%以下。

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在主要中晚稻区进入流行扩展高峰期,目前发生面积分别为1.66亿亩和3925万亩次,比两周前分别增加了52.2%和73.0%,防治后没有造成大面积成灾,纹枯病病株率和稻瘟病病叶率分别为5%-15%和3%-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和江南中晚稻区流行蔓延加速,累计发生137万亩,117个县见病,比两周前分别增加95.7%和69.6%,局部重发田块病丛率超过30%;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后病株率控制在1%以下,累计发生643万亩。

二、趋势分析

当前,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早稻陆续收割,西南和江南中稻、东北单季稻大部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稻田生境有利于病虫发生危害。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8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东部、华南南部、东北南部降水偏多,月内可能有2~3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气象条件对“两迁”害虫迁移与繁殖,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流行总体有利。

据此分析,预计8月份“两迁”害虫在西南大部和江南北部中稻区、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大部单季稻区将达偏重至大发生程度,累计发生面积1.4亿-1.6亿亩次,发生范围可能波及至黄河灌区和北方部分稻区。螟虫在长江上中游、江南和东北部分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4500万亩次。纹枯病在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0万-6000万亩。稻瘟病在江南、西南、长江中游和东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局部感病品种上偏重流行,发生面积1000万-1500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和江南中晚稻区的流行程度和见病范围将进一步加重与扩展,长江中游部分稻区可能见病。

鉴于中晚稻重大病虫发生日趋严峻的形势,各级植保部门务必高度关注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在做好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监测重大常发性病虫和新发生的病毒病,严格执行水稻重大病虫信息周报网络化填报制度,突发情况随时上报,严防其突发成灾,确保中晚稻生产安全。

病虫害测报处


http://www.2888.tv/news/1321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