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重庆市2010年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5月29日      阅读次数:

根据我市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制度、病虫历年和当前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分析,2010年我市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轻于上年,与常年相当,以二化螟、“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为主;稻秆潜蝇、稻赤斑黑沫蝉、稻蝗、稻苞虫、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达3000万亩(次)左右,玉米病虫达805万亩(次)左右。

一、前期病虫发生概况

2010年冬季以来,我市气温波动大。冬季及初春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4月以来气温显著偏低,雨日多,降水增加,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十分明显。我市大春作物病虫前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及常年。“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总体迁入偏迟、迁入次数较上年同期减少、灯下虫量与田间虫量较上年同期明显偏低。水稻一代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螟、玉米纹枯病总体发生程度均轻于上年。

二、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1、稻飞虱

受去冬今春温暖干旱以及4月以来低温寡照天气影响,我市水稻生育期普遍较上年推迟5-10天左右。3月份以来,华南、西南和江南南部稻区稻飞虱迁入异常,迁入时间较上年提早5—10天,迁入峰次频繁,云南、广西和广东灯下已出现3—5个明显的高峰,累计诱虫一般为上年同期的1—2倍,云南局部单日诱虫过万头;5月中旬,稻纵卷叶螟在广西南部出现亩蛾量超1000头的高峰,局部过万头。当前,越南北方水稻正值成熟收获期,田间稻飞虱虫量3000—5000头,可迁入我国危害的境外虫源充足。预计:2010年我市稻飞虱总体发生程度为4级,局部5级(渝西部2—3级,渝中部及渝东北部3—4级,渝南部发生程度为4—5级)。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如后期迁入面广、虫量大,稻飞虱发生面积有可能达到700万亩(次)以上。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褐飞虱关注7月下旬—8月上旬迁入量。

其中,渝南綦江、万盛等地发生程度5级,秀山、酉阳、彭水等地发生程度4—5级,黔江、南川、石柱等地发生程度4级,武隆、丰都等地发生程度为3—4级;渝中及渝东北涪陵、忠县、梁平、万州、开县、巫溪、城口等地发生程度4级,垫江、云阳等地发生程度3—4级,奉节、巫山等地发生程度3级,长寿发生程度2级;渝西江津等地发生程度4级,潼南、合川、永川、铜梁、巴南、渝北、璧山等地发生程度3级,荣昌、大足、北碚等地发生程度2级。

今年我市稻飞虱迁入特点为:

(1)迁入总体偏迟。除黔江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期较上年早4天外,渝南稻区白背飞虱到灯下5月上旬—6月上旬始见,较上年迟1—13天,高山网5月12日始见,较上年迟9天;褐飞虱秀山始见期4月5日,较上年早40天,彭水、涪陵始见期为5月13日和5月23日,分别较上年迟3天、7天,其余地区未见褐飞虱。

(2)前期迁入次数总体较上年同期减少,迁入虫量偏小。除彭水、酉阳白背飞虱迁入次数较上年多1—2次外,渝南地区白背飞虱迁入出现在5月7日—10日、5月29日—6月1日,较上年少1—2次,较常年偏少3—5次,常年迁入较早的秀山县还未出现明显迁入。迁入量总体偏小,渝南黔江、彭水白背飞虱灯诱虫量为97头、350头,分别是上年同期的1.33倍、1.09倍,其余地区迁入量偏小,灯诱虫量3—122头,为大发生2009年同期灯诱虫量的0.03—0.48倍。截止6月15日,白背飞虱大田虫量加权平均197头/百丛,是上年平均虫量574头的0.34倍,南川最高虫量2640头/百丛,是上年最高虫量25000头的0.11倍。秀山县平阳盖高山网5月12日始见日捕获白背飞虱3头,为上年始见日虫量的3倍。

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总体发生程度为3级,局部区域4—5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左右,发生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如后期迁入面广、虫量大,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有可能达到500万亩(次)以上。其中:渝南万盛发生程度5级,秀山发生程度4—5级,酉阳、彭水发生程度4级,武隆发生程度3—4级,黔江、丰都、南川、綦江、石柱等地发生程度3级;渝中及渝东北忠县发生程度4级,垫江、梁平、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溪、城口等地发生程度3级,涪陵、长寿、巫山等地发生程度2级;渝西潼南、合川、永川、铜梁、璧山、渝北、巴南等地发生程度为3级,江津、荣昌、大足、北碚等地发生程度2级。

今年我市稻纵卷叶螟迁入特点为:

(1)始见总体偏迟。稻纵卷叶螟燕麦地5月4日秀山始见,较上年早4天,灯下秀山、彭水、忠县、巫溪于5月4日、5月1日、4月11日、4月7日始见,分别较上年早8天、9天、30天、4天。酉阳、武隆、丰都、南川、綦江、涪陵、长寿等地于5月中旬—6月上旬始见,较上年同期迟5—32天。其余地区灯下未见。

(2)前期迁入次数总体较上年偏少,田间虫量较上年同期小。秀山、綦江灯下稻纵卷叶螟5月4日、5月12日迁入较明显,虫量分别为3头、5头,分别为上年同期的0.1倍、0.8倍,迁入次数分别较上年少1次、2次。武隆灯下稻纵卷叶螟5月20日出现迁入,蛾量为2头,迁入次数较上年多1次。渝南其余地区灯下未见虫。截止6月15日,稻纵卷叶螟平均亩幼虫量339头,是上年同期虫量4103头的0.08倍,平均亩蛾量为28.2头,是上年同期虫量143的0.2倍,平均卷叶率0.62%,较上年同期减5.28个百分点。

3、二代二化螟

总体发生程度为3级,局部4级,主要在永川、江津、合川、大足、铜梁、潼南、綦江、渝北、万州、忠县、梁平、涪陵、丰都、垫江、荣昌等地发生。预计二代二化螟发生面积520万亩(次)左右,卵孵高峰期7月上、中旬。主要依据:二化螟冬后各类型田亩虫量加权平均1278头,较上年同期增8.89%,较常年增33.04%,造成一代二化螟基数较常年偏高。由于今年我市水稻生育期整体偏迟,二化螟发育进度与水稻生育期配合上有所差异,截止6月15日,田间平均枯鞘率2.8%,最高枯鞘率30%;平均枯心率为0.61%,最高枯心率5.3%,均较上年同期轻。

4、稻瘟病

发生程度为3级,老病区、常发病区发生程度为3-4级,预防面积30万亩(次),预计发生面积240万亩(次)左右,主要在潼南、合川、永川、璧山、长寿、綦江、巴南、渝北、万州、开县、垫江、梁平、云阳、奉节、涪陵、丰都、南川、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荣昌等地发生。其中:叶瘟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90万亩(次)左右,流行时期分蘖盛期、孕穗末期。颈瘟发生程度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150万亩(次)左右,颈瘟有可能在一些种植感病品种的常发病区及老病区流行,防治关键期为破口期须防治1次、齐穗期防治1次。我市具有较大流行风险的品种有:忠优78、冈优827、金优725、粤优938、q优1号、渝优15、蜀香958、冈优26、渝优600、宜香3003、西农优30、q优108等。

主要依据:

(1)菌源量。我市部分区县年年穗颈瘟发生严重,种子和稻草带菌率高,越冬菌源量大。今年水稻生长前期天气干旱,气温波动较大,叶瘟病情发展较慢,7—8月若雨水充沛将利于后期稻瘟病的流行。

(2)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有所变化。2009年鉴定了10个区县的81个有效单孢,鉴定出5群24个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za群,出现频率分别为60.0%、32.1%,优势小种为zb11、zb1、za11,出现频率分别为16.0%、14.8%、12.3%。不同区县间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其中南川以za群为主,涪陵、忠县、大足以za群和zb群为主,万州、垫江、潼南、江津以zb群为主。与08年监测结果相比,zb群有所下降,za群明显上升,优势小种由zb11、zb27变为 zb11、zb1、za11。

(3)病原菌毒力分析2009年涪陵农科所用81个单孢菌株测定了30个含主效抗病基因单基因系的毒性,平均毒力频率为66.2%,最高的为98.77%,最低的为8.0%,毒力频率高于80%的有13个,占43.3%,高于50%的有20个,占66.7%,低于10%的只有1个,占3.3%。

(4)水稻品种田间抗性差。2009年病圃田间监测鉴定了127个品种,其中叶瘟感病的有43个品种,占33.9%;颈瘟感病或高感的有106个品种,占83.5%。叶瘟达7级、颈瘟达9级的有渝优15、万香优1号、宜香4106、宜香3003、丰两优1号、q优1号、q优2号、k优8615、西农优30、忠优78、国香12号、蜀龙优4号、橞尔6号等13个品种;颈瘟发病率达100%、损失率达70%的有冈优827、金优725、忠优78、粤优938、q优1号5个品种。今年我市主导推广的13个水稻品种中有10个经去年鉴定颈瘟感病或高感。

(5)品种布局情况近年来我市水稻品种布局坚持了品种的多样化,全市每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上百个品种,品种布局的多样化对稻瘟病大面积流行有一定抑制作用;推广面积较大的冈优、q优、渝优、西农优及ⅱ优系列品种,因多年种植,抗性水平较低。

(6)气象条件及品种布局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据气象预报,6月我市西部降水偏多、中部略多、东北部偏少、东南部略少;7—8月,除东南部局部外,其余地区雨水偏多。盛夏期间有3—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对稻瘟病的流行十分有利。全市从7月中旬后期开始有20—30天的一般性伏旱,长江沿线的地区偏重,对稻瘟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水稻纹枯病

在全市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4级,重于上年,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流行时期拔节孕穗期。预测依据:

(1)菌源充足。该病常年发生较重,田间残留菌源量大。

(2)旱育秧、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致水稻群体阴蔽,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利于纹枯病的流行蔓延。

(3)6-7月的气候条件对纹枯病的发生较为有利。

6、稻秆潜蝇

在涪陵、南川、石柱、黔江、万盛、彭水、秀山、奉节、万州、永川、云阳、綦江、巴南等地局部发生,发生程度为2-3 级,巫山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80万亩(次)左右,发生高峰期孕穗初期。

7、稻赤斑黑沫蝉

在酉阳、合川、忠县、永川、黔江、綦江、秀山、丰都、云阳、石柱、涪陵、武隆等地发生,发生程度为2级,局部3级,发生面积100万亩(次)左右,发生高峰期6月中下旬。

8、水稻其它病虫

稻蝗、粘虫、稻苞虫、稻蝽象、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危害,发生程度为1-2级。

(二)玉米病虫

1、玉米螟

玉米螟在全市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3级,局部4级,较上年略轻,发生面积约230万亩(次)左右,防治关键时期喇叭口期。预测依据:

一是玉米螟冬后平均百秆活虫数13.5头,较上年同期减22%;二是气候条件对玉米螟的发生危害无不利影响;三是一代玉米螟危害较重。截止6月15日田间调查,玉米螟平均螟害率4.3%,最高螟害率23.2%。

2、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全市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3级,局部4级,比上年略轻,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左右,防治关键时期抽雄初期。预测依据:

一是气候条件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流行无不利影响;二是农户对玉米纹枯病防治重视不够,菌源较充足。

3、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在酉阳、彭水、黔江、石柱、武隆、丰都、涪陵、城口、巫溪、北碚、綦江、潼南、合川等地发生,发生程度为2级,与上年接近,发生面积约110万亩(次)左右。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http://www.2888.tv/news/1319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