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价”大幅度蹿升,市民们再也“伤不起”
“白菜价”大幅度蹿升,市民们再也“伤不起”。
3月下旬开始,全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多种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比如大白菜,与2月20日相比,5月2日,大白菜的涨幅为75.0%,与去年同期比,大白菜的价格同比上涨九成多。其他如白萝卜、胡萝卜等,也有明显上涨。不怎么权威的数据,来自蔬菜批发市场显示的价格波动。比如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价格最高时达到1元至1.3元/斤,与去年同期0.2元至0.35元/斤的价格相比,高出三到四倍。突然上涨的“白菜价”,甚至让在超市买白菜的人感叹,“买一棵大白菜都十几元,比肉还要贵”.
“白菜价”的大幅蹿升,从宏观层面看,牵动的是cpi的走势。此前2月份cpi回落至3.2%,创下了20个月以来的新低,当时有分析认为物价已经进入下行通道,但此后3月份cpi同比上涨3.6%,其中鲜菜价格以超过20%的涨幅,对当月cpi影响已经达到0.64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4月份cpi数据显示,当月鲜菜价格上涨27.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7个百分点。刚刚走出猪肉影响,却又面临鲜菜考验,这让cpi情何以堪。
素来被认为是便宜蔬菜代表的大白菜,缘何卖出了猪肉价?市场各方将其原因归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农产品生产的气候性因素,从全国范围,今年初即不少蔬菜主产区气候持续低温,不利于蔬菜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其次是周期性因素直接导致了白菜种植数量的减少;三是流通成本的影响,其中包括油价上升因素;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从城市周边的蔬菜批发市场,到百姓餐桌,往往由于摊位费等原因,最后加价甚至能超过100%.
实际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仅是单独影响了“白菜价”.在过去几年,大蒜、生姜、大葱等农产品价格曾轮番大幅波动,背后都存在上述综合因素叠加的影响,当然,有的品种还部分包括了资金炒作嫌疑。“按下葫芦浮起瓢”,已经成为农产品价格接连大幅波动的生动写照。如何摆脱“头痛医痛、脚痛医脚”式的治疗,让农产品价格不再总是上演“姜你军”或“向钱葱”,成为各方必须反思的话题。
针对“白菜价”的大幅波动,相关各方已经给出各种应对措施。比如针对周期问题,有建议认为,原因其实在于信息不对称,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全凭感觉,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避免某一品种在一定时期供需缺口过大,以实现动态平衡。而从流通环节加以梳理,被认为是另一项更为关键的事情。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有人建议可以下调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加强整治公路乱收费,取消进场费等流通环节的不合理费用;加大“农超对接”力度,尽量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无缝对接,进行流通体制改革等。
说到流通环节,有必要多说两句。其已经不单是农产品价格的问题了,这是关乎整个消费的大话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流通业直接联系生产与消费。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流通成本相对较高,有统计显示,2011年和2010年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约18%左右,而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在8%~10%左右。“搞活流通、降低成本”,这是一件亟须解决的大事,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的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农产品流通问题。
回到前面说的“白菜价”上,在分析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以及找寻良策加以应对时,我们也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以前是低价代名词的“白菜价”,现在身份变了,也未必不是一种趋势。换句话说,谁说白菜就非得是低价呢?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生产资料成本都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菜农从“菜园子”开始就进行成本转嫁,寻求合理回报,也合情合理。可以说,农村补贴城市、农产品廉价的时代在慢慢过去,恐怕这符合现实逻辑,也必须为大家所接受,当然,这里要处理好“菜贵伤民”的问题。如此说来,以后要形容价格低廉,还真得慎用“白菜价”.
http://www.2888.tv/news/1303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尿素:内需看空出口被动
- 行业时评:氮肥新景气周期可期
- 今年东南亚地区下一轮钾肥招标已确定延期
- 有机肥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关键
- 地膜覆盖甜玉米保肥节水技术要点
- 肥企配方施肥给力现代农业
- 短稳杆菌杀虫剂已通过认证
- 内乡农民致富有了“新三宝”
- 2013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展开
- 新型肥料:走进大田增效减肥
- 甲氨基阿维菌素原药2011年12月主要生产企业产量分析
- 运输超限新规执行在即 市场放量加速
- 安徽定远县大中型农机购销火热
- 东北四省“肥料+酶”高产论坛举行
- 四川巴中通江县:小银耳撑起大产业
- 吉林梨树县农机总站服务春耕
- 甘肃宁县投入1.4万台农机具助春耕
- 我国农机化水平已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 农用硝酸铵钙、中元素水溶肥等行标通过审定
- 国内尿素能否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