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粮食增产还能持续多久”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粮食增产还能持续多久?”进行深入剖析。
“人努力天帮忙”:“靠天吃饭”改变了吗?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近八年来,这九个字成为我国粮食丰收的“秘诀”,农业官员每年都会挂在嘴边。仔细研读发现,“九字秘诀”背后有双重含义:我国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形象。“全区去年粮食实现"八连增","天帮忙"仍是重要因素。”来自内蒙古的王秀芝代表坦言,内蒙古旱作农业仍占全区60%以上,干旱是制约农业增产的最大因素。“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水旱灾害频发,已危及粮食持续增产。”来自四川的杨娟代表说,近年来江西安乐河堤坝决口,导致大片农田被淹,云南连续三年旱灾,也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重创。正如农业部长韩长赋所说,粮食“八连增”为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够等挑战依然严峻。
“八连增”之后怎么办?关键在持续增加投入,补上农业基础设施欠账,逐步扭转“靠天吃饭”的格局。“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本届政府将始终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林而达表示:“只要认识清醒,问题就有望解决。”
“大农业小种子”:拿什么接长“创新短板”?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子市场,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却没一家企业能与国外种业巨头叫板。”谈起国内种子产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代表很感慨。他举例说,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4年时间就占据了吉林较大市场份额,人家靠的不是别的,而是“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的科技创新。岳德荣代表的话有调研数据支撑:全国种子企业多达8700余家,但却处于“小乱散”的竞争局面,90%以上的种子公司没有研发能力。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国内种业一个好品种培育出来,距离上已经相隔太远。”“自己拿不出过硬的良种,只能沦为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举例说,作为上市公司,甘肃敦煌种业每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给地方的纳税却只有几百万元,大部分利润要交给先锋公司。
大农业小种子,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推广体制未理顺。赵志海代表指出了“两大症结”: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业研发体制,使成果很难与实际对接;以乡镇站(所)为脉络的推广体系又“线断网破”,导致粮食安全缺乏“科技支撑”。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要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八连增”能否持续,根本在科技。全国政协委员陈锡文说,去年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占53.5%。中国作为粮食消费大国,“小种子”急需长成“大产业”。
“老龄化副业化”:跨越现代农业“门槛”有多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近日表示,当前“三农”问题中出现“三化”现象,即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对此,一些代表委员表示,种粮农民“老龄化”,农业成为青壮年农民的“副业”,这一现象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挑战,也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袁隆平委员今年提交了《关于粮价的建议》的建议,他根据湖南省物价局的调查统计说,由于生产成本上升,2011年农民种一亩水稻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每亩纯收益只有7.5元。”袁隆平的说法得到吉林农民周庭富的认同。他说:“种一亩水田的收入,还不如普通瓦工打工三天赚得多。”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全国有4000万留守老人,种田成了“副业”。除了“老龄化副业化”隐忧,作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十分缓慢。“目前农业保险封顶赔付,不足以保障农民再生产能力。”来自吉林的郝富霞代表认为,农业保险在“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纠结中发展艰难,巨灾风险防范机制至今没有真正建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代表委员们期待现代农业发展跨越一道道“门槛”。
“招商热圈地风”:拿什么守住18亿亩“红线”?
一些代表委员援引有关部门数据说,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下降到18.26亿亩,比1997年减少了1.23亿亩。18亿亩“红线”已接近“临界区间”。赵志海代表认为,稳固粮食产能要占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也要占地,矛盾十分尖锐。未来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上追求协调发展,考验政府智慧。
中国每年因旱成灾粮食面积达到2亿多亩
近年来中国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日趋增大,平均每年因旱成灾粮食面积达到2亿多亩,损失粮食超过600亿斤。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我国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旱情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常态。根据农业部门掌握的数据,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旱灾发生面积大约4亿亩左右,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倍以上,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2亿多亩,因旱损失粮食超过600亿斤。
http://www.2888.tv/news/1134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江西畜牧业产值首破800亿元
- 农业用肥推迟 尿素下游信心薄弱
- 简易法征收库存化肥增值税
- 硫酸铵市场高位补涨不断
- 开县农机大户获重奖东方红拖拉机一台
- 山东金正大复合肥价格2012年1月13日
- 出口承重压,我国磷铵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之痛
- 做好销售10种客户心理你必须掌握
- 延庆县引进全球葡萄新品种达800余个
- 肥东县加快推进农机新技术应用步伐
- 种好你的地之合理用化肥
- 打“绿色”牌“遮放贡米”分外香
- 湖北云梦县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升级版”
- 丹水润北国
- 休闲农业要如何才可以做到淡季不淡?
- 尿素市场或将保持震荡态势运行
- 安徽省统防统治大力帮助春苗生长
- 2016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 精确抗旱 精细管理 高产增效 工业大省江苏的“增粮经”
- 山西襄垣召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