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行情 >> 正文

稻种价格战究竟伤害了谁?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其他行情      时间:2014年4月8日      阅读次数:

春耕时节,我省杂交稻种普遍降价10-30%。去年中稻种价每斤一般在38-45元,而今年每斤一般在28-32元,部分地区部分品种降幅巨大,达30%以上。在江汉平原,两系杂交稻种价格普降了15-20%,在襄阳等地,三系杂交稻种价格下降了20-30%。(本报3月22日报道)
“低水平的价格战将伤害整个行业!”荆楚种业总经理鄢又国认为。记者采访发现,稻种降价惠及普通农民的同时,也让龙头种企忧心忡忡。

大限将至,中小种企浑水摸鱼
“市场规律”背后的秩序失范

种价跌声一片,种子管理部门认为是“市场规律”使然,主因是“供过于求”。去年,全国可供杂交稻种子达4.1亿公斤,而市场需求仅2.5亿公斤,今明两年,消化往年稻种库存仍是众多中小种子企业的“当务之急”。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仅用“市场规律”并不能完全解释今春稻种价格战,种种乱象的背后更有深层次背景。
2011年,为了逼迫小型种子生产企业退出市场,鼓励大型种业公司增加研发投入,我国出台种业新政:大幅提高种子行业的资金门槛——种子企业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育繁推一体化的全国性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根据省种子管理局数据,目前,鄂审水稻品种达311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有100多家。
一位不愿透明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按新的行业门槛,明年将有一大部分中小种企渡过“缓冲保护期”,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将失效,届时,继续经营种子便是违法。“大限将至,部分中小种企成为秋后的蚂蚱”,如此一来,这批中小种企为去库存,减少损失,疯狂降价销售,导致稻种市场剧烈波动。
“降价倾销库存”的背后,伴随着是种种稀奇古怪的竞争手段,严重冲击市场秩序。
“一些种企行将退市,为了赚钱,贱卖品种权,收取管理费。也有经销商套购种子,挂靠资质,包装上打个‘某某种业湖北分公司’的牌子便敢上市销售。一些经销商把残次种子收购过来,低价出售牟利。有的制种基地也一拍即合,为了尽快消化库存,乐意把残次品卖给这些不法经销商。”知情人告诉记者,“他们收购价格可以低至几块钱一斤,卖十几块钱都不亏本!”

但是,这样的便宜种子可靠吗?“充斥市场的低价位种子多是杂牌套牌军,大多没有植物检疫证,没有生产许可证,甚至没有纯度鉴定书,有些品种名称都是杜撰的。一旦出问题,农民根本无法维权。包装袋上的种企会说,我这个品种权早卖掉了,而挂靠种企资质卖种的经销商早已跑路。”有行内人士提出警告。

龙头种企苦不堪言抱团取暖
制种成本难保住研发投入难以为继

降的风盛行,也逼得荃银高科、隆平高科、荆楚种业、湖北惠民、丰乐种业等龙头种企小幅下调销售价格。
“降得心不甘情不愿”,惠民种业刘立新心情纠结。“稻种利润年年下降,我们每斤种子的制种成本就是十七八元,跟着他们卖,企业会倒闭。”鄢又国有同感,“荆楚种业每年科研、物流、人工、宣传、贷款方面的开支近3000万元。”他补充,“大型种企要养科研团队,研发投入十分巨大,制种风险也大,推出一个成熟的品种往往伴随几年的试种观察,所有指标和程序都要合乎国家规范,如此背景下跟风贱卖,来年只会伤的更深!”
成本问题,是大型种企“打不起价格战”的关键原因。“因为气候原因,我们制种成本上涨了两到三成。但今年看形势不对,主动将种价调减到40元一斤,这已经是一种亏损。”成本上涨,卖价下调,销量又上不去,中杂的销售高峰到4月中旬就将结束,鄢又国预测,今年企业利润估计下降近一半,市场形势堪忧。
记者了解到,我省多家大型种企本是竞争对手,但老总们已经决定在寒冬之下“抱团取暖”,订立了“价格攻守同盟”,他们相互之间电话联系,彼此约定“要加强行业自律,严守价格,不搞倾销,提高服务和种子质量。”
除了抱团取暖应对市场,也有大型种企老总在自我反思。一位老总认为,品牌种子价格也要“亲民”。“我们需要合理的利润来保持研发能力和正常运转,但是过高的定价会给自己埋下苦果。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已经迫在眉睫!”

行业预测:明年形势可能延续
种业或将雪上加霜

已是3月下旬,今年水稻种子销售已过大半,基本已成定局。“大品牌品种受严重冲击,杂牌套牌品种渔翁得利,高价位种子走势颓废,低价位种子备受亲睐。农民受益的同时,种植风险未卜。”这是今年种企老总共同的感受。
但乱象或许不是今年一年。“一些库存稻种今年卖不完,明年可能还要继续消化,低水平的价格战可能还要延续!”有人预测,按现有趋势,明年乱象可能会加剧。官方表示,估计今春种子销售期过后,我省仍有1千万公斤种子的库存,这批种子或将进入明年的销售市场。
此外,中小种企的退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记者了解到,按新的种业门槛,全国目前仍有5900多家种企具有资质,种业价格战不会戛然而止。
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在大公司减少制种面积的同时,有的小厂家在尝到坐收渔利的甜头后,甚至大幅增加制种面积——这是丰乐种业从市场上了解到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我省龙头种企已经联名上书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他们急盼政府加强干预,铁腕治市,打击种子套牌冒牌行为,更要避免种业陷入低水平的价格战,尤其是种子管理部门,加强对包装与品种合法性的检查。

【记者手记】

粮安天下,种作基石,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
但“市场规律”下的种业乱象,也让龙头种企难以为继,让农民种植风险增加,带来诸多伤害。
譬如:劣种盛行,种企跑路,农民无法维权,找谁兜底?只会找政府,后患无穷。再如:湖北有3500万亩水稻面积,劣质种子很可能成为荆楚粮食“十一连增”的绊脚石。
市场规律下的种价下降,本是必然,也无可厚非,但成熟的市场竞争必须有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必须看到,不良的市场秩序,已经威胁到了正规制种企业的生存。没有良性盈利,无法自身造血,种业积极性受挫,何谈科技创新,何谈发展壮大?
藐视行业规则,践踏品种权利,侵犯劳动成果,劣币驱逐良币,伤害的是整个行业,长此以往,种业只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毋庸讳言:种业乱象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隐患。当年,一粒玉米种子335覆没整个东北玉米产业,湖北迫不得已从外省紧急调种,种种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如何帮助种业挺过“阵痛期”,管理部门通过植物检疫证、生产许可证、分子鉴定等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应是当务之急。


http://www.2888.tv/hangqing/3250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