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行情 >> 正文

松原市粮食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大秋收见证农业转型之变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其他行情      时间:2013年11月8日      阅读次数:

寒露一过,秋收渐进尾声。近日,从松原市农业部门传来喜讯,今年该市粮食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松原农业丰收大局已定。

历经年初低温、春涝、洪水等灾害,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起点上,今年松原市粮食产量能够再次跃上新台阶,难能可贵!实属不易!

斐然成绩并非偶然,这不仅是政策好、人努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年,尤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转型发展”这一战略选择为松原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3年7月,松原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高福平作《转型发展、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松原》工作报告,要求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并从战略高度对松原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进行了全面部署: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松原农业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以大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大科技打造新型职业农民,以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给力农业生产的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大合作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前行

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松原农业耕作环境十分优越,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然条件。从创新经营体制入手,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频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并要求要在充分保护好广大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带动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温润的土壤为新的运营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一时间,各大龙头企业将目光投向松原,自感在市场竞争中愈加显得势单力薄的农民们开始自发地集合聚拢,抱团前行。

今年,加入长岭云天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长岭县长岭镇的农民真正尝到了“大合作”的甜头,入社农民除继续享受国家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拿到每公顷8000元的土地租金外,合作社将把盈利部分的60%用来分红。

农民老杨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以前种12亩地,年收入顶多7000多元。今年加入合作社后,转包了1000亩地,整个种植过程得到了合作社的全力支持。老杨说:“今年地虽然多了,可一点没觉着累,轻轻松松赚20万元不成问题。”目前,长岭镇已经有435户1208人自愿签下了合同书,按下了红手印。

作为松原市创办家庭农场的“第一人”,张军说,以前“单打独斗”时,在金融、保险等方面很难得到“信任”,现在,取得了“法定身份”,打算开展食品深加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走新型农业化发展道路。

“大合作”激发出大潜力。如今,像长岭云天化农业专业合作社这样新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家庭农场”在松原也已是蔚然成风。

大科技 从弱质农业到高产高效

李国彬从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玉米堆上抽下一穗玉米,颇有些骄傲地掂在手里:“看这粒多饱满,从上到下没一粒瞎的。”今年,李国彬家有400亩地采用了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刚种时,为拿多少地做试验没少算计:“都说高光效好,谁也没看着,种瞎了咋整?”

终于盼到秋收,李国彬却后悔了:“采用高光效后能打一万多公斤,普通种植的顶多七八千公斤,早知道这样,那800亩地也采用高光效技术就好了。”今年,这项新耕作技术受到了松原市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生产热情高,全市全年共投入生产资金46.5亿元,比去年多3.5亿元。

高光效等新技术能够成功推广,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至关重要。松原市把各项惠农措施优先用于高光效示范项目建设,并做好耕作机械、灌溉设施配套应用工作。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推广的各项补贴。

在确保高光效、玉米膜下滴灌等重大增产技术落实到户的同时,农业专家继续推广种子包衣、三犁穿打垄、底肥深施等技术,为全市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松原市的中科田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对于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贸工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将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中科院专家对此评价:这是松原市在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大水利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松原市水资源丰富,但多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数耕地仍属于中低产田,“靠天吃饭”的境况仍然存在,如何利用水资源考验着松原人的智慧和决心。

今年,松原百姓翘首企盼的民生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工程部分设计功能的综合效益正逐步显现,已实现对前郭灌区一灌区233万亩水田的自流灌溉,松原市千余户农民彻底结束提水灌溉历史。据了解,哈达山水利枢纽主要配套工程灌区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全市增产粮食30亿斤,占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计划的1/3左右,项目区内农民年人均增收可在3000元以上。

松原的粮食增产不仅靠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河湖连通等“大手笔”,更有“细致活”。膜下滴灌技术在松原迅速推广,农民孙铁峰进行膜下滴灌后,开心地说:“水用得比‘小白龙’漫灌少了许多,产量却‘噌噌’往上蹿,今后,再旱的天都不怕了。”

正是从大到小重点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的扎实推进,使松原市调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再加上农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为松原连续多年的粮食大丰收构筑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几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为全市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http://www.2888.tv/hangqing/2859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