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量;一般亩产600—650公斤,最高亩产800公斤,四川和南方稻区六年共进行上百个点(次)试验,平均亩产589.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557.53公斤),增产31.84公斤,增产率5.71%。其中1991—1992年多点试验亩产603.62公斤,比汕优63增产8.8%;1993—1994年两年参加四川区域试验,比汕优63增产5.16%,居第一位,是目前四川省区域唯一超过汕优63品种5%的杂交中稻组合;1994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4.33公斤,又居首位,比汕优63(582.4公斤)增产22公斤。
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每亩增产38公斤。凉山州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30%,西昌引种试验平均亩产814.5公斤,比对照“比对照63”增产16.68%,四川及河南、湖北、江西、陕西、云南、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大面积种植比“汕优63”显著增产,一般增产率8%,高的地方可达15%,最高的地方可达20%以上。
二、特征特性: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比汕优63略长1—3天,分蘖力中上,成穗率高,叶色青绿,剑叶直立,茎秆粗壮,株高110—115cm,抗侄伏力强,后期熟色好,谷黄秆青,结实率高,米粒半透明,腹白小,糙米率80.5%,米质优于汕优63,中抗稻瘟病,田间抗性显著优于汕优63,适应性广,全国南方稻区都适宜种植。
三、栽培技术:在四川及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作一季中稻栽培,在广东、广西等省区可作双季早稻或晚稻种植,在再生稻地区可蓄留再生稻种植,一般每亩用重量1公斤,在当地水稻适宜播种期播种,身龄40—45天,栽秧密度28*16cm或用(33+15)*15cm宽窄行插植,每亩栽足基本苗13—15万,施肥宜以有机肥为主,重基肥,早追肥,抽穗期喷施叶面肥。其他管理措施同汕优63。
四、制种:ⅱ优838及其制种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于“汕优63”相比,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一般制种产量每亩可比“汕优63”增产50—100公斤。
目前,“ⅱ优838”已分布在全国南方多省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据初步统计,该组合在四川和南方各省区的推广面积已达6000多万亩,年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已成为四川、重庆、河南等省的主推品种,年创社会效益7亿多元。
厂家支持:
1、保证经销商巨大的利润空间。
2、不敢想象的奖励政策(面议)。
3、提供产品市场运作所需的完整合法有效的手续。
4、提供柜台上所要的三折页、粘贴画和产品详细介绍的小册子。
5、强大的宣传支持,保证顾客源源不尽。
6、严格的区域市场保护政策,杜绝串货。
7、销售支援部全程售后跟踪,解除经销商的后顾之忧。
8、免费给经销商培训,创造崭新的服务模式,使客户逐渐增加。
代理条件:
1、有一定的营销网络和市场。
2、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保证市场良性运作。
3、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讲诚信、重信誉、不串货的经销商。